关于申报北京地区院校2026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9-08 浏览量:4945 二维码

各学院:

按照《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 关于做好北京地区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京人社毕发〔2024〕9号)要求,为做好2026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的发放工作,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领类别及条件

凡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我校2026届全日制毕业生(含本科、研究生),即可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同时符合一项条件以上的,只选择一项申报,不重复发放补贴,补贴标准为1000元/人。如果在高职或本科毕业时曾申领过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的,不再发放补贴。

1.所在家庭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2.所在家庭为零就业家庭的;

3.所在家庭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的;

4.本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

5.本人在毕业学年内(即取得毕业证书上一年度的7月1日至取得毕业证书之日)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

6.本人持有《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的。

二、申报流程

1.初审

相关毕业生于9月16日前将相关证明材料提交学院,各学院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并公示。各类别证明材料如下:

(1)低保家庭毕业生:提供《低保证》,含低保金领取人及家庭成员相关信息页面;申请人非《低保证》持有人且《低保证》上没有注明与持证人家属关系的,还要提供能体现其家属关系的户口本。同时,《低保证》上要有2025年度年检记录或领取记录页面。

若无法提供低保证的,提供低保发放凭证或低保金发放银行流水记录(须体现低保发放人姓名和低保发放记录)。

(2)零就业家庭毕业生:提供零就业家庭认定地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具的零就业家庭证明,并加盖公章。

(3)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毕业生:提供入学前户籍地所属乡镇(街道)或区(县)农业农村部门在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中查询到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基本信息打印(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4)残疾毕业生:提供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5)毕业学年内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提供2025-2026学年申请人员的贷款合同。

(6)特困人员:提供申请人的《特困人员供养证》等有效证明材料。

符合申报条件的申请人应提供以本人姓名在中国工商银行所属网点开立的借记卡账户(卡号须19位,非信用卡),并确保截至补贴发放之日(按照惯例,约在12月份前发放)账户有效。

2.信息填报

各学院填写《一次性求职补贴申报信息采集表》(附件1),以学院为单位将采集表及学生申请证明材料电子版于9月18日前发送至406705643@qq.com。

3.复审

招生就业处对申报学生的材料进行复审。

4.公示

复审通过后,招生就业处对拟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的毕业生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5.报送上级审核

公示期结束后,学校将公示无异议的申请补贴人员名单汇总,连相关证明材料一并汇总报送至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补贴发放人员名单(含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卡号)、金额等)报送至北京市财政局。

6.发放

市人力社保局将复审通过的高校毕业生名单提交市财政局,由工商银行进行发放。工商银行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申请人的个人账户。具体发放时间以北京市财政局通知为准。

三、工作要求

1.做好政策宣传。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让2026届毕业生充分知晓政策,确保及时进行申请,切实发挥一次性求职补贴作用。

2.做好公开公示。要切实做好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的信息公开公示工作。对于家庭住址、联系方式、银行卡号、出生日期、身体残疾情况等涉及享受补贴毕业生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原则上不予公开。

3.强化监督管理。要切实承担起一次性求职补贴申报工作的主体责任,确保申报材料真实有效、信息填报完整准确,严禁将不符合补贴条件的毕业生纳入补贴范围。

联系人:侯老师  郅老师  电话:88803059

 

招生就业处

2025年9月8日


附件1 一次性求职补贴申报信息采集表.xls